经历的几次考核还是挺刷新三观的,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大部分人并不是在打磨产品,而是在完成KPI。

一个力求尽善尽美,一个力求数量、速度,在这个追求快速迭代的敏捷模式中,显然偏向后者。2个80分和3、4个60分,对于交付效率来说,及格即可。因此,最终的KPI上,前者显然是没有生存土壤的。

赶工赶出来的60分在技术上甚至不到40分,借着“重构”,勉强再上及格线,众人欢呼雀跃,却不曾想到,这只是作为一个技术人理应达到的标准。那些从0开始,踏踏实实、一砖一瓦堆砌而成的80分,却反倒成了“理所应当”。这大概也是“迭代思维”在“分步走”策略上的落地,只是,背后留下一地鸡毛,从而继续留给后人“高”KPI的“机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新旧的反差,凸显“重构”的成功。而从零开始的成就,只不过给后人留下一个踏板。从职场名利而言,后者同样没有太多的生存土壤。

没有文档、缺少注释就不说了,缺乏规范、各种造轮子让接手的人苦不堪言。一切都是KPI导向的结果。结果导向(公司)-业绩导向(部门)-产品导向(产品)-KPI导向,一个“完美”的链条,天生的重结果不看过程。“踏实”二字,在这里就是最大讽刺。更别说什么“工匠精神”、“完美主义”。

没有人关注欠下的技术债,更没有人关心何时还上这笔债。旧人升职加薪or功成圆满离去,新人带着擦屁股的使命进来,名曰“重构”,并冠以“机会和挑战并存”不断打鸡血。丝毫不顾“擦屁股”的恶心过程。正所谓“人在家中坐,锅中天上来”,想收拾残局,得有无比强大的身心。且,结果导向注定了重构的结局:成,是应当的;败,卷铺盖走人。没有人知道那些如天书般的破旧代码,能看明白已属非凡。当中所需的定力,已超过重构本身所带来的技术成长。

面向KPI导致的另一个结果便是:支持、服务部门和产品无人问津。永远只找“盈利中心”、重点部门、重点项目。而实际的考核中,包括年终奖的分配,也确实多半和盈利挂钩,能吃到大锅饭已属感恩戴德。导致底层、基础服务设施脆弱不堪、吐槽不断。

为什么当下996变得习以为常,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真的需要这么多加班么?工作量真的很重么?赶工赶出来的产品真的是市场需要的么?产品有核心竞争力吗?壁垒是什么?……实际上,大多数的加班,除去少数真正有价值的,多数是为了KPI和领导的加班,而背后是为PD和Boss背锅。

需要加班的产品,多半是只需堆人力、时间的简单初级产品,靠速度取胜。核心竞争力?不存在的。

对比欧美同行,可谓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