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天上班的早晨,大雾弥漫,不出所料,交通再一次堵成狗。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到上高架前的十字路口,短短几百米已经排队了整整一个小时,这意味着,要在早高峰的拥堵路上,还将再龟速爬行一小时。这几近让自己堵的怀疑人生,也再次思考远距离上班的意义?

每天来回的通勤时间便将近3小时,每月合计65.25小时,折算八小时制便是8天,这些时间,做些什么不好?哪怕多眯那么一会?倘若加以利用,这8天怎么也能看完一本书了吧?难道非得为了月底的那固定的一笔工资。得?还是失?谁又能说清楚?

正好看到有文章讨论企业及企业的“狼”和“狗”。对于“社畜”群体,实则有着深深的抵触。

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公司”存在的数百年间,换一种形式“奴役”、剥削了数不尽的个体,也成就了无数的人士。相比于原始的“奴隶”,仅多了某种“选择”的自由,以及法律规章的约束。但在地位、话语权等严重不对等的条件下,谈选择、谈自由,却又显得那么荒诞可笑。

在讲求效率的当下,却又不得不在无形中承担“公司制”集中办公、内耗等的弊端,在信息化、高度互联的时代,显得那么的讽刺。

对于公司,“买”的究竟是员工,还是员工的时间?在追捧996的背景下,也许早已变味。多少人、多少年争取的权利,到头来,因为资本、因为“文化”,变相、被迫出卖了灵魂。这种灌输、洗脑,像极了当年的课堂教育——同样的方式, “应试教育” 被多少人抨击了多少年?反过来因为薪资,却心甘情愿地接受?

此情此景,“一将功成万骨枯”形容公司再合适不过了。

而未来,大概率会是SOHO的……

反观自身,该如何去衡量机会、选择?那些被忽略的隐藏的成本如何成为机会成本,影响人生轨迹?焦虑、恐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