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互联网教育被推上了风口,成为家长口中的“利器”、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一片看好声中,却也混杂着不少“哀嚎”声。

实际上,互联网教育已经发展多年,缘何此时成为“风口上的‘猪’”?个中原因不言而喻。但正如各种评论的,其所面临的问题和阻力,怕是当前环境、技术所无法解决的。

传统线下教育,尤其学校教育,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价值和责任在于“育人”,就如电影“嗝嗝老师”所反映的现实问题,远不是“知识”传递本身。在情绪安抚、三观树立、性格培养、社交建立等等方面,现有技术根本不足以支撑对学校教育的替代。何况,学区房的背景下,众人对于“圈层”的看重。

第二,自律、主观能动性问题。

尤其对于初级教育阶段,在屏幕面前的儿童、青少年,在缺少有效(父母、老师、制度)监督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效果几何?倘若需要父母实时陪伴,成本不可谓不大。何况,对于大部分家庭,学校教育实际上解脱了父母的时间。

第三,环境问题。

孟母三迁,为的便是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这个环境除了家庭,还包括:学校、班级环境,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班级里的师生、同学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甚至超过课堂教育本身。

第四,教育公平性。

即便当下中国网民数达到8.54亿(CNNIC,2019.6),须知仍有近半国民尚未触网。而若按PC计算,台式46.2%,约3.95亿;笔记本36.1%,约3.08亿;平板28.3%,约2.42亿。另,5.41亿非网民中,缺少上网设备占15.3%,约0.83亿;当地无法连网占5.4%,约0.29亿。

以上数据说明,通过PC入网的尚不到一半,且,上亿人因物质条件无法入网。对于此部分群体,谈何通过互联网接受教育?须知,义务教育乃公民基本权利之一。

第五,教育公益性。

即便是学校教育,仍然需要面对课堂教育课外化问题、培训班问题,互联网教育如何解决教育的公益性和企业的盈利之间的平衡问题?如何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优秀师资的争夺问题?

虽以上种种问题,却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教育的未来机会渺茫。借助科技的力量,互联网教育在某些领域却也将发光发热。

第一,作为课堂教育的辅助,通过各种工具提供学校所无法满足的,同时,替代一部分线下培训班需求(凉凉)。

第二,兴趣教育。

第三,职业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大概是最适合互联网化的。成人尤其职业人群体,并不存在以上所述问题,相反,恰恰可以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减少诸多成本(时间、空间)。

第四,行业培训,如:考研、考公,及证书教育,广义上属职业教育范畴。

第五,高校MOOC,同属成人教育。

最后,谈谈产品和平台两种不同思路的对比。供给端自然是优秀师资(名师),用户端是学生(广义),产品解决的是单一用户群体的单一需求(K12、兴趣、职业等),而平台解决的是工具、生态——即:基础设施(基建)。

疫情,助推了对互联网教育的认知和普及,但就像电子书vs纸书,传统的线下教育依然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