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儿子

​父亲和儿子,版权作品

又是一年父亲节,若在往年,大抵是感受不到节日的意义的,直到成为了一名父亲,直到父亲成为了精神上的存在……

生命中,在性格、思维、知识、阅历、习惯、三观等等方面,父亲大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从小被教育的“事不过三”,幼年时被扛在肩上带到学校的“强制”教育,坚持一生的读书看报习惯,一个词一个眼神便能理解意思的愉悦谈话,成熟稳重的待人接物,“三教九流”的交友观……似乎除了知识层面,都是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即便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历史、政治、军事等知识方面,也是自愧不如的——尤其对于初中尚未毕业的父亲。

只是,再无机会接受父亲的洗礼……

一、事不过三

很小的时候,难免犯错,但父亲只是告诫“事不过三”,记忆中鲜有其他惩罚。而就是这简单的四个字,却记了一辈子,甚至记得说这话的时间地点。由点带面,也知晓了父亲的教育理念、方式。

二、游戏

小霸王学习机

小霸王学习机,来源:网络

那时候流行街机、红白机,但并不像其他家庭的“谈游戏色变”,父亲自始至终没有说“不”,反倒在小学时给买了小霸王学习机,而后又作为惊喜给了自己几张游戏卡——那画面也是可以记一辈子的——在义乌机场跑道上和小伙伴游玩时遇到了父亲,父亲便递过来几张包含魂斗罗、超级玛丽的游戏卡。随后在回家的路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魂斗罗

魂斗罗,来源:游戏截图

后来,还发生了一段插曲……

班上同学知晓了自己有几张游戏卡后,便伺机到家中以做客名义进行偷取,结果被抓现行。

在对于那个还不知“电脑”为何物的年代,显然它是自己“信息化教育”的启蒙老师。除去练习打字、学数理化(清晰记得那句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外,甚至对照着说明书用BASIC打出了第一个程序——九九乘法表

虽然那时还不知何为“程序”,何为“编程语言”,只是纯粹觉着好玩、新鲜、神奇。但就此却开启了一扇大门,一扇通往二进制世界的大门……

童年

童年,版权作品

谁能想到,若干年后,父亲当初的这个选择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职业?而在现在看来,那个无心插柳的决定,也成就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因此,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对于游戏也是持开放态度的。去年添置的Switch,甚至还盼望着有一天和儿子共享游戏的快乐。

实际上,如前文所述的“堵不如疏”,其教育理念和父亲是一脉相承的。

三、教育

除了游戏,在其他任何方面父亲也都是开放而自由的,包括从不要求具体的分数,不会批评贪玩、疯玩,更不会限制时间、强加目标,而只是现身说法、亲力亲为地告诉自己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反,在耳濡目染之下,两人的成绩并没有辜负一片苦心,对于学习的态度也坚持到了现在,而儿子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着这一习惯。

这种习惯和氛围的养成,相比于外在的培训班、学校教育,显然是更有利于成长的。也因此,从儿子出生到现在,夫妻俩也从来是身体力行培养其阅读、记忆、思维能力。至于效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从来不相信没有过程的结果,更不相信没有结果的过程。实际上,到现在,儿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已然养成,其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早已超越当年的自己。

四、阅读

如果说父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阅读”这一点。

从有记忆起,父亲便经常在村里的小书店借书,多为武侠、小说、历史、军事等。而后1998年在上海时,每天都会买《新民晚报》,而自己对其中的“少儿版”、“夜光杯”看得津津有味,还对此做了“剪报”收藏。此后,每到一个地方,父亲都会购买当地的都市报,诸如:《海峡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以及必买的《参考消息》、《环球时报》。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也渐渐爱上了阅读,无论报纸、杂志,还是书籍。在大学时便订阅了几份报纸、杂志,并常在夜市、二手书市场挑选一元过刊。到如今,花在阅读上的费用已有数万元。

父亲有句话让自己印象深刻——“一本书只要有一句学到了,它就值了”。对买书的态度,全家人都丝毫不吝啬。

现在,儿子的书籍数量、开销已有超越父辈的趋势。实际上,除去部分专业书(有时效性),大部分所收藏的图书都可以传承给子女继续发光发热。

在父亲的后半生,随着父子间知识差异、代沟愈发突出,父亲逐渐侧重时政、小说,这是他为数不多能和子女聊上的话题,却让自己深感无奈而有些落寞——时代的脚步总是无情地使人“不进则退”,父亲如此,自己又何尝不是?

五、扑克、麻将和象棋

同样是在1998年的上海,父亲教会了自己象棋,从规则始,到暗棋、五子棋,再到正规的象棋。闲暇时,父亲总会在街旁观摩他人的对弈,常常看得入神而忘了出门的目的。父亲对于棋牌的痴迷,在过年时更是借机大展拳脚,尤其对于国粹麻将基本是赢多输少。

此后,逐渐学会了争上游、斗地主、双扣、五十K……甚至蜘蛛纸牌(“算命”)。父亲对于记牌、算牌的能力是超乎自己的认知的,以至此后在QQ游戏中也尝试着记牌、算牌,结果超乎自己的预期,让自己体会到死脑细胞的酣畅淋漓和伪“专业”的震撼——这也是敬佩父亲的一方面。

再往后,高三时了解了围棋的规则,大学时继续入门学习了五子棋的禁手和策略,工作后,又试着了解了黑白棋、国际象棋……对于此类智力游戏,仿佛有着先天的热爱和追求。

大学时,数独开始流行,最早是作为报纸的娱乐版块栏目(包括字谜游戏),而后智能手机普及后,开始在APP上心算,至此算是入了门。

而现在,儿子也迷上了数独,并已能完成六宫格。对于这种传承,想必父亲也是高兴的。而往后的路,也将在一代代间继续发扬光大。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习惯、认知和对子女的教育。

2017年,到父亲最后离杭前,留下的物品只有一副象棋和两本书。

六、行万里路

从小就跟随父亲用脚步丈量了不少地方,以至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2000多公里外的高原地带。那时,便有个小小的心愿——走遍中国。

父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念,对于世界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育观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一生。

 

不得不说,正是父母的这些教育观念,影响了几代人,使得可以从山村走出,完成阶层的跃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需要高瞻远瞩,更需要过程坚守的定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恩二十年的含辛茹苦、不离不弃,爱你。ღ( ´・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