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时参加的一场辩论赛辩题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哪个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记不清当时是正方还是反方,而现在切身经历下来,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国庆返乡,每每看到坐在门口孤独、落寞的身影,先前的埋怨、愤恨都瞬间变成了同情、哀叹。也不禁再三拷问灵魂——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是眼前的这种凄凉景象,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此时,甚至想到了一个词——“苟延残喘”,或许再形象不过——尽管是个贬义词。

在这之前,对于一个老人“绑架”一个甚至两个家庭的现实颇有微词——虽然没有道义上的义务和责任。实际上,小孩出生后不久便开始了父母、小孩三人相依为命的生活。个中苦楚和艰辛,只有亲身经历了,方能体会。

早在近十年前,父母便有意将“奶奶”接到工作所在地一起生活,却因“落叶归根”的担忧,被迫需要专人留守老家陪伴。中间也曾提出过养老院的方式,却因村里的闲言碎语而被否决。联想父亲年幼时的不幸遭遇,这种结果却又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对于“奶奶”他们而言,“生”“儿子”的目的就是“养老”。甚至包括父母辈,乃至如今的同辈,依然在上演着“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魔幻现实。似乎,“儿子”这种特殊的“工具人”身份,从出生前就已经决定了。

以致在父亲生前和父亲提出“男女平等”时,俨然造成了某种矛盾的产生。而这还是在自诩开明的家庭中,不敢想象一般家庭若怀有这种思想,会否被当成“孽子”逐出家门?

身边不少人羡慕“奶奶”,有父母脱产全职解决其“养老”问题。相比满村的空巢老人,显得多么讽刺!

生活已如此艰难,何必为难“子女”、孙子女?在接娃放学时,看着大门口清一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中说不出滋味。心想,这要换做普通工薪阶层,拿什么支撑全职父母?

对于“奶奶”的生活,除了吃、喝、睡,便只有发呆。所有的生活轨迹局限于餐厅、客厅、卧室。行动不便的她已没有出门的可能,毫无兴趣爱好的她更谈不上任何娱乐活动。连说话的对象在村里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之后都几乎没有了。于是,早、午饭之后,搬着椅子一步一步挪着到门口,然后坐着打盹;晚饭之后,洗漱,然后躺下。日复一日,单调、落寞。

而闲不住的母亲却需极力想办法保持身心的健康。身为子女的我们已不再让母亲劳作,母亲在除去洗衣、做饭之外,便只有捡些柴火和收割后残留在田里的稻米,再种些蔬菜。无聊、枯燥的生活之余,母亲最终也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这倒是让自己有些意外的。父亲生前劝说、指导母亲学麻将,到最后也没能如愿。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选择。

可以预见,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无尽循环,会是何种景象?由此,甚至能预见更不堪寂寞的父亲在当初会是何种心理?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便也因此有了一席之地,直至悲剧发生。

前几日,CCTV-2报道国内的抑郁症患者接近1亿,占比达7%。由以上种种现实,这一切似乎便都可以理解了。压力、精神生活的缺失,以及麻木、自私的人际关系等等,没有心理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因此,逐渐意识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此次返乡,娃和母亲都很开心,也能感受到娃对他奶奶的亲近和爱。这种陪伴对于枯燥的生活也许是莫大的慰藉,对生活也能有些许调和。于是,回杭后,娃和母亲的视频通话次数也许可以更多一些。

由此向前展望,可以想见,三十年后自己的退休生活会是如何?自己期望什么样的老年生活?

前不久国家曾出台支持民营资本进入社会养老领域相关的扶持政策,可以想见,养老早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尤其老龄化的社会,更是子女无法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对父母、祖父母,还是未来的自己。

对于母亲,若要再历史重演,也坚守“落叶归根”,恐怕会是又一出悲剧。如今的现实之下,同样不太可能抛弃一切回老家“居家养老”。唯二的选择,只能跟随子女,或者选择“社会养老”。

对于自己,早在小孩出生前,就和妻子决定了,同西方理念,抚养其至18周岁,之后有条件、有能力,则尽力而为,否则由其独立成长。至于夫妻俩的养老问题,即便社保无法覆盖需求,至少还有30年的准备时间,再不济也不至沦落至上上辈、上辈的境地。倘若真天有不测,宁愿安乐死,也不愿重蹈覆辙,死守一口气。这种无意义的生活,只有无尽的压力……

在此之前,可以意识到兴趣的重要性。但至少对于我们,也许不成为一个问题了。至于居家,还是去养老院,自己并不抗拒后者,只是习惯了自由的自己,大概是不会再回到受束缚的生活。或许,保姆会是更好的选择……子女若有心且愿意,自然欢喜,但又何必再添烦恼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记

如同年幼时,被迫留守由老一辈带大,或跟随父母四处奔波一样,小孩没有丝毫的决定权,甚至建议权。如果要换位思考,为何要妥协于“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为何不能随同子女在工作地养老?

同理,“男女平等”也不仅仅是在权利上,而不是对于义务抱以双标。支持平等的受教育权、职场竞争等的同时,在养老等问题上,是否也应该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