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当天,续订了两本2021年整年的杂志,所不同的是,同往年一样,不再是通过邮局订阅,而是通过某宝以快递方式送货上门。虽然相较之下,信箱仍具有更大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以及一定程度的书刊完整性),但在折扣面前,不由得感慨这又是一个被电商革命掉的行业。

在电商出现之前,报刊杂志的发行、订阅(购买)往往只能通过新华书店、报刊亭、邮局等,而周期性的订阅几乎被邮局垄断。这种传统的方式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打折,只能按书刊标价原价订阅、购买。而电商时代,几乎都是对折,若遇上双十一之类的优惠季,还可叠加满300减40。对于如今大涨价的时代,着实可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足够一顿海底捞了。

不得不说,网络对传统领域的革命是颠覆性的。

订阅的两本杂志均是文摘类杂志,或许会觉得已经过了看此类杂志的年纪,但自己一直抱有某种天真的想法,认为毕竟是一本“书”,总有“价值”的一面。实际上,不久前在上面看到一篇关于“凡尔赛文学”的文章,让自己甚为惊讶。作为纸媒,忽然有一种与时俱进的陌生感。作为第一次听说而后才在公众号、朋友圈普遍刷屏的流行语,似乎给自己一种超前的“时髦感”。

而早在去年,便统计了每期杂志上出现的源自公众号、知乎、豆瓣、简书等自媒体平台的文章数量,几乎都能占到当期杂志总文章数的20%以上。显然,它们也在求变,也在适应这个“自媒体”的时代。

一直很好奇文摘类媒体(包括自媒体)及文摘类题材缘何经久不衰?在媒介匮乏时代,尚且容易理解,毕竟信息的获取并不像互联网时代这般容易、便捷。对信息的渴求,加上媒介渠道的缺乏,催生了文摘类报纸、杂志的流行。而互联网时代,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当下的人们并不缺乏信息源,甚至普遍忧虑的反而是信息的泛滥,因此,或许可以解释的是文摘类型满足了快餐文化的诉求,解决了快节奏之下的信息焦虑感。通过概要性的信息汇总,人们容易产生学到了东西的错觉。且,现时之下的人们,几乎不会也没有机会允许静心阅读长篇大论,短平快的信息最适合充斥着碎片化时间的时代和人们。

只是,虽为“文摘”,代表的却是其编辑的“三观”。不止一次见到有违科学观的主观论断,甚至有臆测、迷信的嫌疑。作为文学体裁的艺术加工尚可接受,但若作为科普性读物,不免屁股有点歪了。因此,其客观性难免打个问号,何况,数百字的文章实在承载不了太多的知识、思想。对于读者,也就难免或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或不明就里了。

一个典型的用途,或许应返璞归真,回到文摘的本质上来。既然名为“文摘”,便只是作为拓宽知识面的一个补充渠道,或者说是一个“入口”。至于其他,恐误人子弟。

或许,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通过文章的来源,可以找寻到一些好书​——这是“入口”的另一层含义了。

另一方面,文摘的泛滥也反映了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人人都急于寻找现成,急于“拿来主义”,可他们忘了,没有源头的创作,哪来的“文摘”?就像银行若没有用户的储蓄,拿什么放贷、投资?只是,作为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都想着借此刷一波流量,然后变现,仅此而已。正所谓,“我们不生产内容,我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最后,正规出版发行的,尚且还能联系原作者支付稿酬(也不乏先斩后奏的),至于自媒体,版权?去它的……(可以庆幸的是,或许还能看到原作者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