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Kindle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感慨之余,却又是意料之中。

去年1月,曾写过一篇文章《沉默的Kindle》,在微信阅读开始流行之际,已经注定了Kindle的惨淡收场。只是,惨败的背后,亚马逊输给的并不是竞争对手腾讯,而是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风气。

当初Kindle培养、引领了电子化阅读,将阅读带进千家万户,带进公交、地铁、夜晚的床……可,谁也没能想到,用户习惯培养成之后,却又亲手葬送了自己。

只是,在“打败”竞争对手Kindle之后,微信读书也渐渐走上了商业化变现的老路。

一方面,无限卡开始受限,不再全场可读;另一方面,获取渠道收窄;且,广告、组队等收益不再支持兑换赠币……

熟悉吗?这不就是畅行互联网n年的所谓“互联网模式”吗?

免费吸引用户→获取流量之后,减少奖励→开始推销会员、设置门槛、限制功能→彻底摆脱“免费”……

如此一圈下来,就像视频平台一样,再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且先前积累的所有大数据——用户信息、阅读习惯、交互行为等等,都成了平台方资本增值的一砖一瓦。

因此,自从去年发觉“变味”之后,便渐渐疏远了微信阅读,也赶在赠币过期失效之前,买了几本值得收藏的电子书。

而遥想当年初入Kindle时,却正是它使得自己完成了从菜鸟到职业人士的转变。

如今,再去对比几种阅读方式、阅读工具,也是很有意思。

Kindle号称“沉浸式阅读”,实至名归,在电子化和专注、效率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平衡。而手机,实在不是好的工具、方式——隔三差五的弹窗,再淡定的读者也难免跳出去看看消息、新闻,而如此,也就打断了阅读、思维的连续性,谈不上什么效率了。

而传统的纸质阅读,唯一的不足在于便捷性,既不方便携带,也不支持复制、查找、翻译,这一切都需要用笔、用字典辅助才行。但,也因此加深了记忆和认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电子化阅读虽然便捷了做笔记的方式,却基本过目即忘。想要记在脑子里,还得依靠笔和纸。

只可惜……

其实很好奇,碎片化阅读、速读的效果究竟如何?如果面对一本数百页的专业书、理论书籍,别说几天,一周读完效果如何?何况,如何发散式阅读?

整个社会的焦虑可谓已经到了极致。

如此,便需要通过“阅读”安慰自己、麻醉自己,只不过,如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无论是大部头,还是连续坐上两三个小时,对于现代人都太奢侈了。

但终究还是要耐住寂寞,方能守住繁华……

因此,微信阅读迎合时代的同时,也注定了其结局。

无论是“城市大脑”,还是Web3.0,信息时代对信息的管控愈演愈烈。往日的那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雁过无痕的日子,再也不存在了。

想想那些宣传隐私的口号、文案就很滑稽。无论如何,你能摆脱互联网吗?你能摆脱存储——无论是云端,还是自己的硬盘——吗?

再加上大数据、区块链的加持,更夸张了,你想彻底删除都不可能了!

往日,

用现金交易,除了交易双方,没有人知道这笔钱的来往;

看纸书,没有人会借此分析自己的阅读习惯、个性等等;

购物,没有人能掌握你的消费行为,更不可能推出个性化广告;

看病,没有人能联网全国医院、医生的手写病历,也就谈不上隐私的泄露(这难道不是最完美的分布式异地灾备案例吗?);

……

想要隐私,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吗?

在互联网上谈隐私,同样就像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也难怪,西方很多有识之士开始远离电子的世界,回归原始。

也因此,自己也逐渐能远离就远离,譬如从电子书回归纸书,从云端回归PC……

原以为“社会化阅读”对于提升阅读量有着不小的作用,然而,统计、排名、攀比、分享的背后,无不带着明显的“功利化”色彩,显然背离了阅读的初衷。倘若一个人需要依靠这些外在的刺激去引导、逼迫自己阅读,那阅读的意义何在?阅读的习惯在这些刺激消失之后还能否保持?

就像兴趣,始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心向往之的。一旦为了某种世俗的目的,那难免南辕北辙。就像,为了考级而报班的舞蹈、钢琴、围棋等,为了加分的奥赛,等等。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并不需要闹钟、排名等这些外在的约束、激励。同样,阅读之后的知识面的拓宽、素养的提升,也无需借以去攀比阅读时长、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