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遇到几种令自己捧腹的情况,权且做一记录,以供有类似经历的作一参考,也警醒自己将来切勿走上同样的道路……

甲公司在电话邀约开头,便开门见山,直述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如何如何,公司又如何如何。

乙公司技术面问及预期薪资时,嘲讽、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丙公司毫不避讳地告知,大小周、晚上加班的费用包含在商谈的工资里。

丁公司甚至电话开头便直接问能否接受大小周。

甲、乙、丙、丁、戊等等公司的员工社保、公积金基本都按最低标准缴纳,并补充说,如有需要多缴可以从工资里面扣。

……

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不再许诺什么股票、期权。

在这场画饼与拒绝画饼的博弈中,公司,难;员工,也被锻炼出来了,他们不再满足于“假大空”的虚幻,而开始追求眼前的现实。

而让自己意外的是,前两年一度被“骂”上热搜的996(还有谁记得996.ICU?)、大小周、PUA,依然甚嚣尘上,甚至还“活”得很“滋润”。看来,在整个职场中,依然是“买方市场”,求职者、员工依然是“弱势群体”,企业依然还在享受着“人口红利”。

也只有在这个时期,那些重复的、换汤不换药的、追求商业模式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还有生存土壤,但,大概,这也是他们最后的“舒适期”。

技术的瓶颈,人口的断崖,甚至断层,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在预示着,对于这些公司,未来不进则退。

回到薪资问题,暂且不去评价以上公司例子的做法,先提出几个问题:

  1. 假设公司对某一岗位开出的薪资范围是20-30k,一候选人面试后各方面都符合公司的要求,其期望薪资是22k,但公司根据面试评价给出的薪资可以达到25k,问,公司如何定薪?
  2. 假设公司对某一岗位开出的薪资范围是20-30k,一候选人面试后各方面都符合公司的要求,其期望薪资是22k,但公司根据面试评价给出的薪资可以达到25k,而公司现有员工中同岗位同层级的薪资水平平均为20k,问,公司如何定薪?

这些似乎是普遍的问题,而大多数公司似乎都会在三者中取最低的数字发offer,以期节省公司的用人成本。但,这样真的合适吗?

  1. 在实际和预期之间,倘若略超出预期,对于求职者、公司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都远远超过多付出的那一点点成本。有句话,心态决定一切。员工情绪、心态更积极,无论是效率,还是创新,无疑都会更上一层楼,更何况,还有潜在的口碑宣传。就像亚马逊对于错误配送的包裹进行免费赠送,虽然损失了货物的价值(增加了成本),但收获了人心和客户的忠诚度(就像此处作为案例一样,对于亚马逊难道不也是一种无声的宣传吗?)。
  2. 虽然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薪资保密”制度,但众所周知,纸终究包不住火,也无法彻底封堵住同事之间的讨论、吐槽、抱怨——不管其有意无意,也不管公司是否有针对违规的惩罚条款。这是人性,是人最基本的诉求。正所谓,不患寡患不均——相对于薪资分配的不公平,(在可接受范围内)员工往往不在乎自己薪资的绝对值的高低。

因此,在这三者中,如果是自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最大值。而倘若条件不满足,应该反思的是公司的前景、盈利模式是否符合当下,能否适应未来,并如实地告知求职者。求职者若能接受,皆大欢喜;若不能接受,也不必挖苦、吐槽。

换个角度,只是简单从可见成本角度做出选择的领导、公司,既缺乏远见,也足以可见公司的业务、技术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本质上还只是复制、粘贴,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于此类公司,也仅限于“混碗饭吃”而已。

面试、招聘,不只是公司选择候选人,更是候选人选择公司,即所谓的“双向选择”。

可见,定薪,是一门学问,远不只是“成本”这一个维度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