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比喻义,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其二,源于十多年前在《新民晚报》上的一则漫画,当大多数人都“指鹿为马”时,自己还能否坚持“这是鹿”?

最近的科技股行情颇有点这种味道,整个市场扛着“国产替代”大旗,高举高打了一年,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无论公募、私募,还是研究机构、广场舞大妈,言必称“科技”。似乎,在资本的助推下,所有科技公司一夜间都能成为BAT。

殊不知,这种“幸存者偏差”效应,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大家都在豪赌未来的腾讯、阿里、华为……却不知,国内互联网发展二十多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十年,倒下了千千万万的中小创。对于BAT,与其说万里挑一,不如说踩中了历史的进程,天时、地利、人和。过去如此,未来同样不会变。

一将功成万骨枯,市场是残酷的,多少巨头的形成建立在尸横遍野上?无论是明面的竞争对手,还是跨界的降维打击,甚至衣食父母的客户。形态的变迁,媒介的更新,逃不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谁能猜透未来会在何年何月诞生何黑科技?就如,如今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机迄今的历史只有十年?更别说3G、4G的寿命?

大部分科技公司就在革命——革别人的命,也革自己的命——中曲折前进着,谁能保证不在技术更新换代中被淘汰?一如诺基亚、雅虎。因此,如手握一枚“定时炸弹”,睡得稳吃得香?

实际上,健康的科技公司,应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一如芯片、光学镜头、发动机等等。极高的研发壁垒和高端制造门槛,直接将一众公司挡在门外。

而目前炒作的除去芯片、通信等外,几乎不具备此种实力。软件?“欺软怕硬”是业内共识,也便意味着低门槛、高竞争(典型的高门槛如OS几乎被美垄断)。

另外,顺带说说对新能源的看法。不少分析都将特斯拉类比苹果,将上海工厂类比当年苹果入华,因此推断上下游产业链的国产化趋势。实际上,上下游带动了,但核心呢?OS、芯片依旧在美手里,大部分只是代工厂而已。因此,除去“引狼入室”带动生态,想弯道超车,还是需要解决根本的研发问题。

从业十余年,对于数据造假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无论DAU(日活)、MAU(月活)、PV/UV,还是GMV(成交总额)。想想双十一的刷单、刷评论,及一系列黑灰产。可以想见,对其的估值,明显是泡沫严重的。想具备慧眼识别一二潜力股,恐怕如雾里看花。

所谓好行业、好公司,还需好领导,但好公司往往意味着对个人的依赖降到最低,这也是科技公司的一大悖论——对行业、技术趋势的判断过于依赖个人、团队,如果判断失误,或者团队变更,便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这也是对巴菲特不投科技股原因的理解。

结合教育部一号文“强基计划”,未来将“脱虚向实”,借基础学科推动全社会的转型升级。对于个人,政策背后的原因和趋势值得深思熟虑。

科教兴国,是大势所趋。惟愿在政策、资本支持下,能脚踏实地,真正诞生一批核心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