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如昨天所料被市场锤了一棒,虽然是预期内,但还是不痛快。彻底被这一波“转移支付”所波及,成为“局中人”,也才真切体会到高大上的顶层设计对于底层百姓的深远影响。

早在疫情早期的二三月,对国有商业银行让利的影响便心有余悸,直到银行公布逆天的一季报后才略有缓和。但随后又遭遇巴菲特的减持“黑天鹅”,再一次惨遭被埋。直到近日,在外资的加持下,才渐渐有所恢复。

实际上,这大概也是中美银行之间的差别,前者承担了更多的“国之重任”,在必要的时刻,需要“损失”一部分利润以换取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但,也因此,市场很难给以较高估值,也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破净股。

而这只是转移支付的开始,后续的包括社保、公积金等政策,无一不是如此。近日的“地摊经济”,更是将其推上了新一波高潮。通过对商超、店铺向地摊的转移支付,使得包括就业、收入、贫富差距等问题得以缓解。而链条的背后,包括管理层、房东、店铺老板、投资者等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被转移”对象。

同样,年后至今的科技、医药股及相关政策的倾斜扶持对象便成为“被支付”标的。也因此,上演了一幕幕的“市梦率”大戏。

不得不说,出发点是利国利民的,但对于底层的参与者,难保不钻政策的空子,不玩投机倒把的游戏。看看口罩的例子,活生生的教科书级案例。

如此一系列的现象让自己深刻意识到:

  1.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成为随波逐流的那个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理性终究抵不过人性。

  2. 或者,另一个选择,成为那颗棋子。

  3. 高处不胜寒,此时更能理解某些群体的处境,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游戏中,“螳螂”终究也不过是高级版的“韭菜”。

  4. 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切都是可以成为代价的。

  5. 相比于短暂的财富,一颗“智慧”的大脑或许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