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信息获取的速度和便捷性相较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因此觉得在这个时代下利用“信息差”获利已经过时,甚至觉得可笑。只是,大道至简,古往今来,哪一桩生意不是通过信息的不对等建立的?哪一笔买卖不是为了打破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以各取所需?

在股市,一般赚三种钱:金融分析、政策分析、心理分析,三种不同的策略,三种不同的结果。但本质上,依旧是赚取“信息差”(以及更上一层的“认知差”)。

金融分析依靠各种算法、模型、工具实现套利,利用的是知识的差异;政策分析依据对宏、微观的分析,赚取政策确定性的钱,利用的还是知识的差异,也许还依赖人脉和关系;心理分析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赚取的是利用人性弱点的钱。

只不过,金融分析是用过去预测未来,存在拟合度和实时性的问题,也逃不开预测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对于所用的算法、模型也需要随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何况,还需面临财务造假、宏观环境的黑天鹅(譬如今年的疫情)等问题。

政策分析也面临着形势的波谲云诡的变化,任何一只翅膀的扇动都有可能产生千里之外的风暴,想要掌握全面的足以决策的信息可谓不可能,因此更有可能的是“赌”“黑天鹅”的发生,以及先人一步的一手信息获取、利用速度;除去外部环境,某些朝令夕改的可能性也使得信息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相对而言,心理分析假设人性存在着普遍的弱点、非理性,且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无论市场强弱,也无论牌面好坏,都有发挥、利用的可能和空间。对他们而言,混乱才是进步的阶梯,才是他们交易的筹码。

由此,更适合普罗大众的显然是心理分析学派。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对人性的拆解、分析、应用已然成为一门大学问——譬如,复杂度每年递增的双十一套路。这也是转行的原始驱动力——人研究人,其乐无穷。

实际上,资本是逐利的,作为资本的所有者和控制者——人,也必然无利不起早。贪婪、盲目、嗜赌成性、虚荣……诱惑着人类在资本市场上前赴后继,屡败屡战;而恐惧、占有欲、逃避、懦弱……又使人做出一个又一个非理性的行为,屡战屡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透过思维、认知的改造,以上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