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老师一直是膜拜的“偶像”,直至近日在某乎上看到关于如何评价他的问题的一系列回答。回答中多数都是“名不副实”之类的言论,认为其学术造诣和教学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

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暂且不去评价是否“酸葡萄”,还是“文人相轻”,而是引起了对文化工作者、科普学者的思考,究竟是专业重要还是科普重要(包括引导兴趣)?

同样,对薛兆丰也有类似的评价。

近日,看薛兆丰的书发现某些表达和观点有明显的“绝对化”倾向,这类“错误”让自己不免怀疑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既然是传达观点、思想,既然是以学者的身份著书科普,便应有学者的严谨和专业度。尤其是社科领域,大多是偏主观的论断,更不适合非黑即白的二元论。

影响经济的因素千千万,尤其是人性参与其中,传达自身观点的同时,仅仅只能代表一家之言,而不是“信誓旦旦”地“舍我其谁”。

此次“恍然大悟”让自己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对康震老师的评价,也许是自己文学、古诗词造诣实在肤浅难以发觉所提到的“平仄”等问题,自始至终报以崇敬之情——至少认为,在唤起国人对古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至于其本职工作——教学上,相信因为诸多公众活动极大分散了其教学、科研时间,难以全身心投入。无论是否主观意愿,若能平衡好二者,保障本职工作之余再从事“副业”,或许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毕竟不是人人都要成为学术大师。然而,若真出现类似的“业余性”问题,又不免细思极恐。科普也许最忌讳“错误的”科普,很多人相信宁愿空白,也不愿接受错误的知识。尤其是缺乏主见和一定基础知识储备的,很容易先入为主而被带入沟里。因此,从这个角度,科普的前提显然而且必须有“专业度”的保证。

就譬如对古诗词尚如一张白纸的自己,如若接收到的是误导性的信息,往后在学习、深入时,恐难以判断真伪,甚至一直被蒙在鼓里而不自知。这也是“业余”可怕的一面——太容易被带歪。尤其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无法掌握所有知识,对于知识盲点、对于专业领域之外的,便容易被引导、激发成“键盘侠”。

因此,对于学者、科普工作者,让受众相信的前提条件是其值得相信,而这建立在专业积累之上。

文化、科普工作者值得肯定,兴趣导师的角色更值得赞扬,但这不应以损失专业度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