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先做个调查。

以高考为例,假设高考统招科目为A、B、C、D四门(折算为百分制),E、F为自主招生科目,孩子感兴趣的是A、G(非自主招生科目),对E、F没有兴趣。你希望培养的(可行的)结果是:

  1. A、B、C、D均为80分,E、F、G均为0分(即放弃学习)。
  2. A 100分,B、C、D均为60分,E、F、G均为0分。
  3. A 90分,B、C、D均为60分,E、F均为0分,G 90分。
  4. A、B、C、D均为60分,E(或F)100分(即自主招生渠道),G 0分。

分割线

看到一篇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写的题为《兴趣的摧毁与发现》的关于教育的文章,主旨概括如下:

  1. 兴趣是比勤奋和智商更能推动学习的因素。
  2. 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产生某种兴趣,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
  3. 孩子的兴趣不是家长、老师能培养的,而是靠孩子自主的。
  4. 以国外有法律规定,幼儿园不可以教孩子认字和算数等为例,说明幼儿园要培养的是孩子自立、自主、自卫、自娱的性格,而不能光强调课业,只教认字、算数。
  5. 对小学学习过程中高分的批判,和对及格的追求。
  6. 中学时的补短板存在的问题,复习存在的问题,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7. 兴趣的产生几乎是无意识的,大学如果还没有找到兴趣,以后就很难找到了。
  8. 挑合心的书阅读,找同作者的书、参考书目阅读。
  9. 书有好坏之分,也涉及缘分,相比平庸的书,有缘的好书不多。
  10. 同样,平庸的老师比优秀的老师多得多,找到优秀的老师,看他的作品,向他请教问题。
  11. 寻找趣味相投的同学,中学、大学期间,同学之间的帮助都超过老师。
  12. 秉持怀疑精神,寻根究底。
  13. 评价学生不看成绩,希望培养的是学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言不虚,但若把兴趣同勤奋、智商等做对比,孰轻孰重,却未免武断了。在高考之前,鲜有人因为兴趣而参加高考,进而凭兴趣学习各科目的。兴趣之外,还需其他的外力去驱使自己,方能在千军万马之中走过独木桥。这种外力可以是来自自身的目标感,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来自同学的竞争意识等等。

其中,关于竞争的作用,对小孩尤其明显。以吃饭为例,大多数小孩独自在家时往往都很拖拉、挑食,但在幼儿园中,或家中有其他小伙伴时,往往很自觉地吃得又快又好。学习上同样如此,同学之间暗自的较量,无形中也会“逼迫”自己提升学习成绩,尤其是在异性面前。

何况,以绝大多数人的现实,还远远谈不上天赋、兴趣,只能拼勤奋。俗话说,勤能补拙。俗话又说,事在人为。俗话还说,人定胜天。哪吒也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很多事情,努力、勤奋足以应付一生。

人是复杂的社会性动物,无论兴趣,还是勤奋、智商,或者其他的任何因素,都难以概括一个人成功的条件。各种因素之间的比重、分量,也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不能因为兴趣的重要,而强行给教育绑上兴趣的小船,并以此为唯一准绳。实际上,为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核心不在于培养某种兴趣,甚至某种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赋予其生存、生活所必须的基础。至于其往后从事何种职业,走向何种人生,便都能很好的适应之。任何形式的“定向”教育,背后都是以无视个体间的差异为代价的。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人制宜,否则就不是“普适教育”,而是“精英教育”了。

兴趣究竟能不能培养?

答案是显然的。以其后面所说的“通识教育”为例,既然需要通过广泛接触去发现兴趣,这个“广泛”的条件谁来满足?谁去发现?必然还是以家长为主。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感兴趣后,也必然是由家长去满足其进一步的接触和学习需求。何况,有条件的,家长自身便可充当孩子兴趣的导师。

再者,何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何谓书香世家?家庭的长处、习惯、兴趣是可以传承的。这种传承甚至不需要刻意为之,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在无意中便会引导孩子的兴趣导向。

何况,兴趣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一旦从某领域获得某种成就感,必然会助其形成、加深对该领域的兴趣。以鄙人学习数学为例,那种解决难题后的成就感、满足感便是激励自己钻研数学的动力所在。

因此,身为家长,在孩子的兴趣培养方面并非一无是处,反而是大有可为。通过创造环境,并观察、引导,可使之树立良好的兴趣习惯,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幼儿园教育,乃至小学阶段教育,基本认同这一点。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于某些情形、某些家庭而言,这本不是一个问题,或者说,也许问题并没有描述的那么严重,但当全社会普遍关注、讨论之后,人为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其二,同样,部分家庭也不觉得是个问题,但当其他家庭(尤其小孩同学)的竞争压力传导至自身,便也产生了压力和同化的倾向,加剧了问题——有点内卷的味道。在这种氛围下欲“独善其身”恐怕会是个艰巨的挑战,严重者,甚至会是矛盾的根源。

而可怕的是,这种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现象确实相当普遍,尤其父母“无能为力”之下所产生的焦虑和无助,很容易扩散、传导至所有家庭。这一点,看看培训班的火热便可知一二了。

然而,无论从小孩的长远成长,还是从教育的本身科学性,在这两个阶段过于看重学业、技能确实有拔苗助长的嫌疑,与此阶段的小孩身心发展是严重脱钩的。此阶段更应着重培养性格、习惯,甚至连兴趣、学业基础都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性格、习惯之本,参天大树、摩天大楼也就指日可待了。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就是无本之木,就是墙上芦苇。

关于高分还是及格,郑也夫教授提到:

即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仅仅及格,五、六年级的时候,拿来一年级的生字,我几乎每个都认得。那你为什么在一年级的时候非要我争取高分呢?

以此逻辑,是不是可以同样反问:我到六十岁也能认识几千个汉字,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为什么非要在高考的时候要求背诵几百篇古诗文、名句名段?为什么非要写出一篇高分作文?甚至,一辈子都可能用不上英语,为什么要学英语?

优秀是一种习惯,知识的掌握永远不嫌早(在心理、生理承受范围内)。时至中年,方能切身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痛楚。既然如此,又何苦在该学的年纪放纵自己呢?

更重要的,知识的积累如滚雪球一般,是会产生1+1>2的效果的。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会量变引起质变,更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思想、理论。而这也是赶早不赶晚。

但反过来,其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和适用性——只是需要等到个体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后,譬如大学阶段。

“高分是有成本的,成本可不光是时间,还浪费了感情,增加了无聊感。”这堪称是自己大学四年的真实写照。大二开始,意识到达到90分(或专业前十)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达到60分的1.5倍,极可能是数倍于此。既然如此,何不省下时间去锻炼、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兴趣,或弥补自身的某些不足?“中庸之道”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用处,不求优秀,但求及格。

也正是此时,开始了各人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做一只“公鸡中的战斗鸡”基本不易,但“鹤立鸡群”却是可及的。正因为此,兴趣开始发挥其巨大的威力,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良好习惯和性格也开始扮演浓墨重彩的角色。而这种竞争,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降维打击”。所谓“厚积薄发”,大致如此——但这是后话了,大学阶段依然是积累的阶段。

此观点不仅涉及学业,其它诸如兼职、勤工俭学(经济压力不太大的话)等等皆是如此。相比收获的微不足道的薪水、经验,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承担的机会成本,都难以弥补。

复习、补短板是现行高考制度之下的产物。郑也夫教授指出:

花单位时间补短板若能涨20分,长板则只能涨几分。一个人的长项通常一直是他的长项,这是大概率的。但当你不断地补短板,到最后,你的兴趣就不复存在,你在那里也得不到提升。

……我们这里如果曾经有几个潜在的天才,往往在复习中消失殆尽。我曾说过:一匹潜在的良马拉了一年磨,今生绝无可能做千里马。……我在我的母校北京八中给全校师生做演讲,我说给个体出主意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不一样。但我想对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些学生说,你们多半能考上北大啊、清华。但我劝你们放弃北大和清华,好好伺候你们的兴趣。

除非不走高考统招渠道,否则这一言论就是误人子弟。高考的规则就是分数论。但即便退一步,若如此简单、清晰的规则都无法适应的话,学生谈何优秀?优秀的学生也断不会因为复习耗费的一年时间而耽误了原本的兴趣和应有的能力。

至于“一匹潜在的良马拉了一年磨,今生绝无可能做千里马”,更是大谬。既然兴趣、能力都可通过后天培养,凭什么断定一年的光景就此摧毁一个人?反过来,那些以兴趣为职业的,又有几人成为突出的人才?成为其口中的“千里马”?何况,三百六十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都有机会成为“千里马”。大多数人只是求个谋生或安稳罢了。

再说北大、清华问题,这一观点(乃至观念)已在不少人身上听到、看到。听到这句话,第一感觉是,这是不是在为可能的落榜寻找安慰、退路?否则,有好机会为何要关上门?为何要拱手让人?

拿破仑还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北大、清华为理想、为目标有何问题?

再者,“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好学校对个人的成长也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即便有条件、有能力的可以走个性发展之路,但在好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也必然是前者更有优势,除非某些专业强于北大、清华,且重专业甚于重学校——而这就见仁见智了。

关于通识教育,理念是认可的,但不认可以学校课程的方式接受通识教育。否则,一旦把一件事情当做目标,便成为了一项任务,而背离了初衷,甚至是悲剧的开始(想想奥数)。恰当的做法是将此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思维观念的转变和平常的广泛接触,无形中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兴趣的产生是无意识的?

如前所述,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往往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虽然可能存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但仍是在主动摸索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且可遇不可求,属于少数个例。而兴趣更不只是“学术兴趣”范畴,还包括应用型、实践性的,并不是所有兴趣都需要以论文的形式输出,它还可以是某个产品、某件发明、某项创意等。

至于兴趣发现的时间,更是无稽之谈。高中、大学之后就发现不了兴趣了?以自身为例,大学学了计算机专业后,才对编程产生兴趣(高中阶段根本不知编程为何物,仅有少量的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而这充其量只是“好奇”),并延续至今;工作几年之后又对心理学、经济学产生了兴趣。谁也无法预料十年、二十年后,自己还会产生何种兴趣(譬如某种乐器?或者某种棋艺?甚至某项新技术?)。

如何阅读?

关于这点,可以单独成文。通过找同作者的书、阅读参考书目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阅读要事先确定自身的目的,是想要横向,还是纵向?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泛泛而读?实际上,阅读不应仅凭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专挑自己认可的观点、作者的著作,还应包括同行其他观点、作者的著作,甚至需要跨学科结合阅读(譬如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结合产生了行为经济学等)。

俗话说:知己知彼。从认知提升角度,也不应限于某一领域,而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井底之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长是理应有的阅读、学习态度。

书有好坏之分?

这要看如何评价和看待了。父亲曾说,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让自己学到了,它就是有价值的。但反过来,某些书确实有滥竽充数的嫌疑——或者是重复的论调,或者空洞的言论,或者是纯商业化作品。阅读这些“平庸的书”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因此,判断的标准还在于彼时的需要,和对时间收益的分析。关键的一点,要有主见,不被别人所左右。

良师益友对个人的帮助,毋庸置疑。好的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漫长的人生中,能记住的老师往往是少数几位“好老师”。而这个“好”不只是学业上的,更是性格、三观等生活方面的。他们犹如灯塔,在前行路上时刻照亮着自己。

十一

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同学可谓凤毛麟角。相比老师,与他们接触的时间确实更多,但效果、质量如何,却需要打个问号。何况,即便有积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相比之下,平庸的老师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除非师德存在问题。至少,能成为“老师”,已经经过了一层筛选。

这当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倾向——同化,往往发生于同学之间,尤其寝室内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此。这有几个明显的影响,各人积极、消极的一面都扩散至圈内所有人,增加优势的同时也吸收了各人的缺点。然而,同化的潜台词是圈子,亦即形成一个新的固定的社交圈,它会固化圈子的思维、视野,使各人难以接受新的思维、观念。同样,此时想要“独善其身”也是何其困难。

十二

怀疑精神是科学的应有之义。唯有秉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能提升认知,才能独立自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十三

成绩重不重要?

既然需要考核,终究需要一个标准。成绩作为一个客观的衡量尺度,便有其合理性和公正性。否则,全凭主观判断,何以取信于人?即便不是书面考试,也必须要事先制定一个受认可的可操作的衡量标准。

再者,社会不只是需要“学者”,还需要其他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才。“学者”毕竟是少数人的追求,切不可以此为标准要求所有人。

总结

  1. 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因人制宜、因时而异。
  2. (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树人”,在于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3. 兴趣很重要,但不是灵丹妙药。
  4. 兴趣可以培养,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且与年龄无关。
  5. (绝大多数)高考的出路:高分,或者特长生(自主招生)。兴趣不可丢弃,分数也同样不能忽视。究竟是全才,还是偏才、怪才,同样因人而异。另外,专业化、精英式教育阶段,需注意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6. 优秀是一种习惯,在身心可承受的条件下,知识的获取、吸收越早越好,勿“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
  7. 先有广度,才有深度。通识教育有其合理性,但需注意教育方式。
  8. 广泛阅读,广交良师益友,并在自己的兴趣方向上深入阅读。
  9. 确定自己的目标,是走学术型道路,还是应用型道路。但无论何种选择,永远保持一颗怀疑之心。而对人才的评价机制,无论何种方式,需做到有“法”可依,且应具备基本的可操作性、公平性、公正性。

 

结合以上讨论,粗略汇总下个人的教育观和实际教育过程——先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回到开头的调查,我更希望的是第5个结果:

  1. A 80分,B、C、D均为60~80分,E(或F等)100分,G 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