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先后转发了一些新闻,并作了一些评论,关于阿里云事件,关于出生率(生育率),关于某ZF官网发文后又撤文一事,关于工程师、技术创新的问题,关于禁烟、法律,关于996,关于元宇宙,关于新能源,关于真相,关于教育,关于疫苗、疫情……新闻、事件、政策多得以至在事后的现在看来,都仍让自己惊讶不已。而背后的各种观念、态度的天壤之别,更让自己瞠目。

众所周知,国内特殊的环境、体制是不允许妄谈国是的,而实际上,即便理性的分析,或委婉地感叹、感慨一番,也难免被扣上一大堆“帽子”。这未免让自己好奇,以此演绎下去的话,未来会是怎样?

鲁迅在《故乡》中有一句话:“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自从在课文中学过此文后,关于“四角的天空”便印象深刻。实际上,“不知道”有几种情形,空白、假装不知道、假装知道。而我们的教育习惯是,从不鼓励去看见“四角的天空”外面的景色,久而久之,也就以为天空真的是“方”的了。

先前每每看到关于某公司及其产品的新闻时,其下的评论几乎是清一色的“纯粹爱国主义情怀”表达,间或穿插一些“理性”的爱国主义色彩言论,这种两边对立的极致情形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现实中,也常听到这种明显偏激的抵制的言论。然而,事实呢?且不说大部分生产都是国内企业,整个产业链条上多少利益攸关的企业、员工、家庭都受益于这种生产;在开放的过程中引进的技术、人才、资金,对国内整个工业体系、生态的扶持、升级、改造创造了多少贡献?最不济,反问一句:难道能彻底摆脱Windows、Android、芯片等等国外的产品吗?

支持不假,但不是这种理想主义式的支持,与其如此,不如踏踏实实地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份工作。心余力足的,有条件的,再去做些创新,做些从无到有的事情,不是更好?

同样,每每谈到自身的不足、国外的优势,也都被扣上“国外的月亮更圆”的帽子。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世界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世界,就像批评一个人的某个方面,就以为你在说他一无是处。官方的宣传出于种种原因需要做选择,但个人的认知却不可被牵着鼻子走,指什么说什么——就像成语“指鹿为马”一样。但承认自身的不足却是进步的第一步,否则和“井底之蛙”有何区别?

因此,最近有种感受特别强烈,“跪久了就不会站了”。这种观念对于和谐、稳定或许至关重要,但时间久了,就像弹簧一样,也终究会反弹的,且压得越狠反弹得越有力。

再回到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演绎,这就解释了为何现在普遍都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或者无力,或者妥协,或者畏惧(想起成语“噤若寒蝉”)……如果是“妥协”,那将是致命的,就像去年大火的“躺平”一词。由此,也能侧面解释创新、消费不足的深层原因。一句话说得好:“如果我能赚后天的钱,我就敢花明天的钱”。那种对未来的焦虑、对未知的恐惧、对现实的逃避,最终选择了不婚、不育、寡欲的生活。由此,既然“躺平”了,还谈何创新?就交给有梦想、有情怀的人吧……

这让自己想起讨论比较多的“选择和进化”层面的解读:于集体,并不关心谁走出来,只要有人走出来即可。同样,这也是多胎、“双减”等一系列政策背后的原因之一。基因选择、进化的某种随机性,使得从概率上决定了基数越大,分子越大。但其背后是“集体最优解”与“个体最优解”的矛盾之处,而这种矛盾往往是不可调和的。

从教育到认知,从认知到文化,从文化到科技,再到经济、政策、消费……,这个链条一环扣一环,一环决定一环。我们能做的,只有从最源头的教育抓起,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尤其是后者。

最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爱国的应有之义,应从自己的“四角的天空”中跳出,去肯定、欣赏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