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老师在《经济学讲义》中讲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时,举了一个例子:

假设你是一位在校生,你应不应该在经济学这门课上拿100分?如果你在经济学上努力地拿100分,那么,我可能会说你不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学生。

因为你的学习总分,除了经济学这门课,还包含好多门课。在经济学这门课上,从60分变成80分相对容易,从80分变成90分就很难了。边际成本在增加,而边际效用在递减。最后,当从99分提高到100分的时候,所要付出的努力会非常大,而这些努力带给你的边际效用却非常低。

这个理念就是自己在去年3月的文章《论⟨兴趣的摧毁与发现⟩》中所提到的,但彼时并没有将其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用”关联,仅从成本、收益的非线性关系和“机会成本”等角度做了分析。

而现在再看到这个熟悉的理念时,又多了一些额外的理解。除了单纯地从学习总分考虑,从个人的成长和经验的获取上,也同样如此。除了经济学,还有高数、英语、政治、管理,以及众多选修课;同样,除了学业本身,还有社交、体育、艺术、编程、组织能力,及其他任何感兴趣的能力等,甚至包括游戏、娱乐这种纯粹的身心调节、拓宽知识面的内容。

在时间、精力、金钱等所有有限的资源的利用方面,必然是厚此薄彼的,而对“厚”、“薄”的选择或侧重就在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自身的规划及追求,它决定了将从共同的起点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究竟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补短板,还是锻长板,也是做选择的关键。换言之,是成为“专才”,还是“全才”。在大众的认知中,“全才”往往意味着“中庸”、一事无成,是平凡的代名词。“术业有专攻”,也体现了这一理念。但,现状之下,以一己之力,却越来越难以撼动科学的大山。早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讲“跨学科”,而这种趋势只会愈来愈烈。最典型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诞生了计算机,并由此衍生出信息学、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心理学+经济学产生了行为经济学,信息技术又可以和众多学科结合,如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领域。单一地“专注”于某一个学科已经越来越难以产生可观的成果了——其本身已经落入“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的陷阱了。

但,补短板,或者,横向学习,也不是无止境的——毕竟,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到最后,难免落得个浅尝辄止的下场。这当中也涉及到平衡的艺术。因此,从这个角度,也许总分或总效用是增加了,但只是表面的或无效的“分数”。要知道,“效用”最终是为了自身服务(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物质收获,或者社会地位等等)的,并不是为了效用本身,就像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高分,而是为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