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两件事形成强烈的反差:一是股市的“反弹”,另一是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潮。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二十一世纪初IT的潮涌,互联网应用遍地开花,从PC到智能机,不过短短几年,各大公司趁势攻城掠地,占领制高点,革了一波又一波的“命”。而看看互...[阅读全文] 不知不觉新单位已入职近半年,忙碌之下,似乎早已忘却了随笔和日志的习惯,甚至也借口各种缘由遗忘了日历。从拖延到懒惰,不过一线之隔。
从年初至今,经济形势、裁员、移动互联网……等消息不绝于耳,上半年的求职过程也大体切身感受了。浪潮退去,一切终究要回归本真。尘归尘,土归土&he...[阅读全文] 互联网圈缺乏“工匠精神”已是共识,个中原因也众人皆知。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短平快”的特性,在这种背景下,能做到不坑投资人、不坑合伙人就已经很“厚道”了。
如何判断项目或产品的可靠性?
想起曾经的一段面试经历……
A公司曾作为T...[阅读全文] 最近的IT、互联网界似乎不太太平,充满着负能量。而背后,又似乎有着某种必然性,尤其是在传统IT业和跨界互联网企业。
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人员逐渐稳定、饱和,曾经基于高薪的诱惑而转行、高考非自愿专业报考等人员的入场,使得IT界再无昔日的风光。加上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和竞争的白...[阅读全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最近所再一次证实的。
一方面在评价其他人、其他团队,一方面团队内部却也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说明了公司、团队层面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也从侧面说明了用人、待人标准。
诚然,不少公司都有此氛围,但在如今分工如此高度细化的当下,依然抱...[阅读全文] 经历了一些事情,渐渐有些感觉也许自己并“不适合”“开发”这个职业,虽然看似高精尖的行业,却正被逐利的时代所磨的只剩效率和产出。而自己宁愿花费n个日夜去积累基础、打磨代码的方式,俨然与这个时代脱节而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感觉不单出现在每次阅读国内作者的代码时,也同样...[阅读全文] 在分工越来越细、知识面越来越广的当下,想要前后通吃,一众涉猎并精通,简直比蜀道还难。但作为从后端转前端的有追求的码农,虽行走在全栈的不归路中,但依然痛并快乐着……
若干年的积累、沉淀后,回过头再看,却也如走遍江湖,习得经验无数。也至此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判...[阅读全文] 0
记得初入公司时,写的代码乱七八糟,错误百出,bug连连,不仅项目经理骂我,其他同事也对我怨声载道。后来听朋友介绍,就报了一个培训班。经过1个月的刻苦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他们都骂不过我了。
1
20年前比尔盖茨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现在只要你和互联网沾边你...[阅读全文]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多少人是因为不满一年而被迫选择留守?在互联网+的时代,这让人难以开口说不……
一方面,纯互联网思维企业尚在起步期,数量之少,对于行业可谓蚍蜉撼大树;另一方面,其他企业多半坚守“稳定性”,其领导团体多半也正是靠年份的资历而成为&l...[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