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二十年发展史,也亲手错失了无数的机遇……但,世间没有后悔药,如果有,我宁愿借时光隧道回到16年前……
1
2005年1月25日,注册淘宝,ID甚至因被抢占(也许是长度限制)加上了年份“04”。此后,班级信箱不断有收到同学订阅的卓越、贝塔斯曼等广告册。电商的萌芽期,由一群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小鲜肉们参与并推进着。
注册淘宝
2
2005年8月6日,写下第一篇QQ空间日志,至2016年离开时累计写了199篇(不含已删除)。十二年间,玩过装扮、养过花、偷过菜、养过鸡鸭牛羊……却也谈不上一本正经的运营,至多作为青春的记录。
开通QQ空间
3
2006年3月28日,注册新浪博客。实际上,将纸质日记搬上网络,早在04年高考后便有想法。彼时,坚持日记习惯已整整六年。
开通博客
4
2007年3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开始推广“一元注册CN域名”活动。彼时,网络支付并不成熟,即便一元,仍需采取汇款、转账形式支付,因此,错过一大堆优质的短域名。而此后,“米农”不断刷新着域名的高价转让记录。
一元注册CN域名活动
fuyun.cn域名注册时间
5
直到2009年,工作后终于有机会得以注册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域名,而此时,距离fuyun.cn已经过去3年。
注册第一个域名
6
注册第二个域名
2010年3月6日,注册第二个域名,并上线了第一个网站——博客和电台网站。此时,距离QQ空间和新浪博客发布已过去5年,而距离蜻蜓FM上线还有1年半(2011年9月),距离喜马拉雅组建还有2年半(2012年8月)1。
而对于网站的运营,甚至有过一段全职的时间,对其的规划也考虑到了与电台媒体的对接、线上线下结合等等。甚至为了增加电台资源,破解了“友商”的加密算法。
解密后作者的邮件回复
期间,Google PR最高曾达到3,至Google不再公开PR时最终停留在了2。但即便如此想一本正经的坚持下去,最终也迫于各种原因于2017年3月6日正式关闭。
7
2010年3月14日,发布第一条微博,至17年离开时累计发博5847条,粉丝387。期间,曾结合第一个网站的RSS,以“马甲”身份自动发博。
第一条微博
2011年5月10日,微博微电台上线,较自己的电台网站晚了整整一年。
微博微电台上线
而试运行期间,有人抢注了weidiantai.com,自己发现时距离被注册的时间点仅隔了不到一个月:
抢注weidiantai.com
8
注册ifuyun.com
时来运转,久盼的ifuyun.com域名因未续费面临被删除。从得知消息那一刻起便算好时间定了闹钟,在到期的那一天夜里零点准时注册。同时,因费(duan)用(shi)问题,并未一并将ifuyun.cn收入囊中,直到此后的几个月被杭州某公司注册。此时回想,不免惊出一身冷汗。
ifuyun.cn域名注册时间
9
2016年1月23日,注册阿里云ECS,2月备案成功,ifuyun.com终于在域名注册2年半后发布上线。此后经过多次迭代,多年心愿终圆满了结。但,此时距离“站长”潮早已不知错过多少年。
“浮云网”网站代码提交记录
10
2014年10月29日,注册知乎,此后的几年,一直是知乎的深度用户,每年的年度报告均显示阅读字数达数百上千万字。
但,彼时并未发掘其对于运营的意义和价值,纯粹作为知识分享、传播渠道乐在其中。直到今天……铺天盖地的广告、软文。
注册知乎
11
2016年3月12日,注册公众号。但直到今年反应过来,发文不过7篇,而此时,公众号已蓬勃发展4年,政府、新闻媒体、自媒体等也都从微博、知乎转战微信。
开通公众号
第一篇发文
十六年间,互联网圈风起云涌,机会百出,但自己却眼睁睁地望着一个又一个幸运之神从身边溜走……
如今去反思却也徒增了伤感……
-
学校期间,无技术、无资金、无魄力(休学)。
-
工作后,视野受限,同时忙于面包,缺乏魄力脱产创业(无资金、无人脉,技术起步期)。
-
再往后,拖延症晚期,想着“既要……也要……还要……”,以致一事无成。
所幸,这一路,崇尚“厚积薄发”的坚持之下,有失,也必然有得:
-
“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历之后方才更懂得珍惜。
-
知识面、技术、资金也终于有了一定的积累。
-
思维体系渐渐成型。
也因此,一旦机会再次来临,便必将不负所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
-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