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11年的经历,不同的工作虽然在薪资上是上升的,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每一次背后所经历的,即阅历。

规划指引选择,选择反馈、修正规划。这是动态调整的过程。

而如今,摆在衡量选择第一位的考虑因素,在于对未来的价值。

不少人单纯从薪资和涨幅的绝对值看待一份工作是否值得,却并不曾想过五年、十年后的光景。

行业的瞬息万变、企业短暂的轮回,大趋势下,鲜有人能背道而驰。如互联网,被造富的那一群体,除去自身的努力,有多少敢于承认机会和选择的主体地位?对于大多数人,“离开平台什么都不是”不过是赤裸而残酷的真相。而当局者迷,其往往夸大了自身的付出和努力。

回到自身,如何考虑接下来的选择?

最近在看一些书,收获、感触颇深,也让自己感慨“相见恨晚”。忙碌之下,哪怕有一些闲暇,也多半躺尸、带娃去了——绷紧的神经,终究要有个发泄的出口。而因此,便踏上恶性循环的不归路:无暇阅读、学习——视野、知识面、思维、观念止步不前——发展受限,突破无望——继续忙碌、挣扎在底层——无闲暇时间。

这也是创业公司最大的弊端,同时也是2B类产品最令人难以接受的。

对于企业,拴住一个人的同时,如何协同发展,才是根本,否则,拴住了人拴不住心。那些声称“福报”的,非蠢即坏。

回想两次“转身”,皆是因闲暇时的阅读和自我学习,才有了向上的资本。

因此,若需要加以权衡,为了弥补机会成本,显然物质待遇需要远高于正常价;否则,宁愿朝九晚五。而即便前者,更多也是短期之计,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选择。

最大的成本,不是各个选择之间的差价,不是通勤的交通成本,也不是三餐、交际等消费成本,而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