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血来潮,想看看当下的用人市场,于是接听了某新“大厂”HR的电话,并接受了其视频面试的邀约。但实际上,甚至连简历状态都仍然处于关闭状态,简历内容也依旧停留在2年前,其拿到的是3年前的上古版本。

昨日,远程视频面试如约进行。首先让自己惊诧的是,对方把视频关了!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留下自己尴尬的一面。若不是出于礼貌,也想效仿之关闭视频,双方直接语音沟通。既然如此,那干脆直接采用电话面试不是更简单省事?而后,问了2道面试题。搞笑的是,第二题始终无法通过用例测试。

题目是将两个有序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升序)。自己只是调用了2个原生函数便解决了:

javascriptCopy code
  • 1
  • 2
  • 3
function merge(A, m, B, n) { return A.concat(B).sort((a, b) => a > b ? 1 : -1); }
function merge(A, m, B, n) { return A.concat(B).sort((a, b) => a > b ? 1 : -1); }

无奈之下,只好告诉对方自己的思路。他大概意识到了问题,建议用push试试。面试结束之后,将concat改为循环push方式,终于通过。大概,出题的本意是想考察数组遍历和排序?真是无力吐槽!明明有更简单直接高效的方法,非要舍本逐末,显示其某种高超的编程能力。

这让自己想起那个笑话,管理团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想要通过衡量程序员的代码量考核其工作成果。于是一轮又一轮的斗智斗勇开始上演……

先是将代码换行,比如括号等单独一行;结果修改统计规则,将其去除。

接着给代码增加、修(rùn)改(sè)注释;结果,又将所有的注释排除。

然后增加冗余的函数调用、多余的条件分支、过多的抽象……

到最后,代码量上去了,KPI完成了,但Bug也变多了,至于可读性、可维护性、性能,who cares?于是,一坨xx一样的代码就此诞生……

更严重的,先完成一个简陋的、粗糙的,但不影响功能的版本,然后借此“要”来重构的时间,再来个v2.0、v3.0……本来一次能完成的事情,硬是被逼的多出了n倍的时间、人力。

更进一步,一次性做好,领导、老板不一定觉得是因为你的能力才有此成就,毕竟作为外行,没有参照(锚),无从判断价值。相反,如果相对于第一版,做出了“很大”的改观、优化,那简直是大功一件,必须嘉奖。

因此,无论是考核方式的问题,还是个人的内在驱动因素,导致的结果都是无用、恶心的代码频出。(想想曾经的经历?)

从这个角度,如果企业的文化是如此的价值观导向,基本可以say goodbye、拉黑了。

技术圈,颇有类似“文人相轻”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各种鄙视链,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这种“好”,可以是公司规模、公司行业、薪资、财富、房产、业余时间多寡、兴趣爱好、婚姻、生育情况、子女成绩……任何能够让人产生优越感从而容易导致另一方产生“羡慕嫉妒恨”的,都会招致类似“仇富心理”的反应。此时,对方如果有某种权利,诸如考核(上下级)、招聘(用人)等,基本是会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此,为什么说直接领导很重要?为什么说面试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心胸开阔的毕竟是极少数。

但另一方面,以招聘为例,如果换位思考,考虑到面试对象是将要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也就不会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一味排斥,拒之于千里之外。遇到条件、能力比自己好的,应该高兴才是,如此,才能有机会快速提升自己,而不至于“劣币驱逐良币”。

从这个角度,他们忘了,候选人也同时在考察自己和公司——这是一次“双向选择”,而不是单方面的居高临下。

企业膨胀的太快,就像一个人突然成了暴发户。但若没有了积淀,就像一朵朵浮云,来过,下了一场雨,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看看大多数暴发户最后的结局吧……

一方面,初期默默无闻时,只能招到一般的人才(概率意义上),能出活,尤其快速出活即可。另一方面,业务的扩张、规模的膨胀却不断提升用人的要求。这当中的矛盾,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伴随企业成长起来的老员工和以新“大厂”光环自居的“升级者”,他们亟需找寻一种优越感和存在感,以证明其“能力”和所处的江湖地位。但,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故步自封。

这对于自己,有几点提示:

首先,打江山和守江山需要不同的人才,若跟随打江山的元老们无法与时俱进,也必须要果断淘汰。

其次,核心的条件不能让步,不因“急需”、紧缺而降低门槛。部分技能(尤其应用型技能)可以入职后培训、提升,但价值观、习惯、思维等软技能却是红线,不能妥协。

再次,保持忧患意识,区分实力、环境,区分必然、偶然。

人首先不能自己限制、束缚自己,技术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课题。不能受限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岗位,不能当“井底之蛙”,而应走出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十年前,谁也无法预料智能手机将引发多大变革;十多年前,还不知前端为何物……同样,谁也无法说清当下火热的前端在十年后会是何种景象?是否会产生新的终端设备?当下火热的编程语言是否也将成为历史?

实际上,这也是“科班”(包括成体系自学的准科班)与否的区别所在。前者具备“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和能力,后者仅仅(普遍上)掌握了谋生的技能,一遇到技术变革,大概率属于被革命的那一批。但即便前者,如果当下的计算机体系彻底变革,不再是冯·诺依曼体系,也必然面临着同样的境况。

目前那些看轻、鄙视跨领域、跨行业尝试的,同样的事迟早被迫发生在其身上。

因此,一个灵魂之问是:

企业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干活的螺丝钉?还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未来的改革者、领导者?

这里,反倒可以反问之:

论硬技能,身为从业十多年的过来人,不在话下;论眼界、综合能力,难道不比只知道写代码的更有优势?

可惜,对于大多数企业,这犹如一个悖论,一方面只想要拧螺丝的,另一方面又要求具备“造航母”的能力

真是令人忧伤……

此次经历下来,两种选择再次摆在面前。实际上,若不是现实所迫,也许断不会再走回头路。自我阅读、学习的提升之路,让自己成长太多太多,往日的那种疲于奔命的两点一线生活,不过是出于生计的妥协罢了,它,毕竟不是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