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家》的评论中,有一条感慨万千(原评论见某视频网站):

黑人其实不反对种族歧视,他们反对的是歧视黑人。

电影题材本身老生常谈,以历史真实事件,表达某个群体的抗争,和某个(些)人的逆袭之路。看到上半场,原以为是要讲类似《大空头》的金融业成功案例,结局却是表达其对美国法律改革进程的影响,真是意料之外的“俗套”。

电影剧情无甚可说,用鲁迅的话,一句即可总结: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男主选择说“不”,选择抗争,于是有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或者说,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其实,关于“歧视”,又何止是种族、肤色?生活中的歧视无处不在、比比皆是:

年龄不是吗?

职业不是吗?

性别不是吗?

还有学历、财富、教育、健康、姓氏、籍贯、户口……甚至车牌、方言!

这些种种歧视,只不过换了几个冠冕堂皇的名词而已,诸如:达尔文主义、竞争、公平、鄙视链、圈层、阶层、抱团等。

事实呢?在一堵又一堵的墙、一层又一层的壁垒中,人们被压得喘不过气,被盘剥得体无完肤。

想起娃三年幼儿园期间的一些事,自己站出来了,选择说“不”,引来的却只有愤怒、嘲讽,甚至谩骂,以及老师们的“小鞋”。他们不但活在笼子里,被圈养着,被“保护”着,还禁止别人打开笼子的门。那种惶恐、不安,像极了面对“猎人”时的无助、恐惧。

然而,一旦“种族平等”的法律通过,他们却安然享受着前人栽树所带来的阴凉,他们不会想起,原来那棵大树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雨,和植树人所付出的艰辛。但,对于这些,植树人往往并不计较,在当初做出那些决策时,他们想要的,只是能够改变些什么,或者,只是单纯觉得“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

他们因此爆发了,走向了“灭亡”的对立面——虽然,可能的“失败”会带来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因此,历史是由他们推动的,是由他们书写的,他们值得记上这一笔。

而沉默,虽然是“沉默”,却用实际行动间接表达了“抗议”。

他们,也许瞻前顾后,也许患得患失,也许畏首畏尾,也许碍于强权,也许……最终都选择用“沉默”、用“不变”来应对当下。却不知,沉默的力量也可以是无穷的,就像冷暴力。若干年后,这种力量会反噬当初的选择,倒逼类似的改革。这,便是“殊途同归”吧……

譬如,996。

那年,996.ICU火了,却毫不意外地遭到了抵制。至今,不温不火,形同虚设。对比之下,彼时仿佛一场闹剧。

而职场打工人,敢说“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14亿人口大国,最不缺的就是打工人,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真做到了不可替代,也没有人敢要求你996了!

但……凡事总讲究因果。

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这一对跷跷板,前者时间多了,必然蚕食后者。再加上内卷、网络、宅、社恐、婚恐……各种因素,生育率断崖式下跌。20年后,职场也许就将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用人单位恐再无底气要求996,他们可能会转而研究引进机器人的可行性——但毕竟不是所有行业都能被机器人替代,因此,他们只能考虑,要么转型,要么降本——降低人力成本以外的成本。

但对于目前而言,企业会考虑这么长远么?

且不说企业平均寿命远不到20年之久,更为深层的,在于这依然是一个“集体最优解”和“个体最优解”的权衡问题。人口、人力问题是集体问题,企业发展是个体问题,企业有理由相信“自己属于例外”,能够从整体人口中招到合适的人才。但,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内卷的恐怕就是企业了。

当然,趋势一旦露头,顶层自然会去面对,何况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但,精神、文化、人心,变了,还能回去么?

想起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多么形象啊!现在的一只蝴蝶的翅膀扇动,也许就是20年后的海啸……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爆发的不一定是沉默者,但灭亡的一定是不得人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