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众“试验”,因为疫情,全国上下被“关”在家里远程办公。然而,试验者和被试验者都准备好了么?一周的试验效果来看,显得有点滑稽、荒诞。

都说不要考验人性,可事实是,SOHO最考验的就是人性。于是,为了保证、考量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各种奇招接踵而至——打卡、地点汇报、日报、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甚至周末无休。仿佛一切如常,不过换种形式的996——不,997。当中的压力、心理状态甚至不如集中办公。

实际上,理想、“自由”的SOHO应当如何?

首先,考量各人的作息、生物钟,灵活、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譬如自己,大脑活跃时间便一直是夜间。

其次,考验着各人的计划意识,进度、任务安排、会议均需大幅提前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否则,各种意外谁能保证时刻在线?

第三,梦想和自律。为何加上“梦想”?缺少梦想谈自律,如无本之木,便乃一工作机器,想“自律”?能按时起床、按时交工再说吧。

第四,制度、文化体系。无法通过自我保障效率,便需大环境的制度、文化体系建设,同时也考量着考核机制的设计。如之前文章所述,如果按“购买”员工时间考核,便只能是打卡、日报。但若按结果论,打卡真有必要么?进度、风险的跟踪真的需要通过日报么?无为而治,在此时正是用武之地。

第五,劳逸结合,特殊时期自然无法实现,但,疫情过后,想必各种亚健康问题将集中显现:肥胖、颈肌、腰肌劳损、视力、肠胃问题等等。而对工作自律的同时,三餐、运动在手机、PC、电视的诱惑下,恐将抛之九霄云外。

第六,行业、工具限制。IT、媒体、金融、电商、设计等显然是最适合的,而配套的工具包括:办公桌、座椅、IM、音视频会议、直播、协作办公(office)、服务器(云)、VPN……

最后,如“社畜”一文所说,未来大概率会是SOHO的,而超乎预期的是,它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