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的课程表新鲜出炉了,简单统计了下,每天6课时,每周共30课时,其中,语文8节,数学4节,体育4节(含足球、网球),道德、音乐、美术各2节,科学、英语、劳动、书法各1节,其它(作业整理3节,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1节)共4节。

看到这个数据,自己惊呆了。回想自己上小学时的课程安排,语文、数学平起平坐,没有英语(初中才开始)、书法、心理等。对比之下,语文的比重大幅提升,而数学却(相对)弱化了,科学甚至只有1节,颇有被边缘化的意味(后来才知道,这仅有的1节还是今年课改后新增的)。

联想到前不久的新闻,要求厨艺等进入中小学课堂,如此翻天覆地的改革,让自己着实吓了一跳。似乎国内要把大家长式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底,并从娃娃抓起。

1、关于厨艺一事

作为从始至今从未开通外卖平台账号、从未点过一单外卖的奶爸,实在无法“理解”以“行政命令”方式强制要求中小学安排相关课程的行为。只能说,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想象。

但,即便进入课堂,就能扭转点外卖、吃垃圾食品的事实和习惯嘛?不从根源找原因、解决问题,终究只能是一厢情愿。

前不久被隔离期间的伙食已经让自己大呼受不了,这几天住院期间,甚至连医院员工食堂的饭菜都无法保障营养、健康,不但自己吃得反胃、上火,连娃也开始拉稀,又要如何保障全民的餐桌安全,如何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也许,只有等到父母、准父母们吃出了亚健康、疾病问题,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严肃对待一日三餐。

再回到课程设置,增加某一门课程和课时,必然挤占其它课程,也就导致原本应用于发展主课、兴趣的课时减少,进而只能依赖课外的时间去弥补。如此,与其说是“双减”,不如说是变相“增负”。

2、重文轻理

如果说当年普遍地“重理轻文”,那现在似乎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然而,即便如当年,也并没有在课时设置上区别对待,充其量不过是家长导向、就业导向导致在专业选择上有所侧重。然而,现在却像厨艺课程一样,通过顶层设计直接指明了“孰优孰劣”,从源头上牵引着学生的心智、家长选择的方向。

就像其它几乎所有政策一样,都带着浓浓的“矫枉过正”的味道。

最近恰好在重新思索文理选择一事,想到一句话:武打天下,文治天下。这样的课程设置,似乎要告诉我们,现在需要的只是听话的螺丝钉,那些创新创业的“革命者”就交给有能力的极少数个体吧。

也或许是吃了文化输出、舆论战、统战文宣工作的亏,才“先见之明”地从教材、从课时抓起,期待通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在工程、科学之后,在文化领域实现赶超。

然而,科学技术不只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根本。看看如今在一众高精尖核心领域的处境,大概可以知道,现在的这种政策导向,或许还没到时候。

3、教材版本

10本教材中,除语文、数学采用人教版外,其余包括英语、科学等8本教材均采用浙教版等省内版本。

对比90年代,印象中,那时的小学课本全是浙教版等地方性版本,只有初中开始的英语采用的人教版。甚至,从我们那一届开始的高考,试卷都是省内自主命题的。

这种从基础教育就开始的差距,谈何竞争?不在一个跑道上,不在一个维度上,无论知识面、三观、动手实践能力,都是“降维打击”。

类似的,包括城市vs农村,一二线vs三四五线,私立vs公立……也难怪,区域、城市、学区,从怀孕前就开始卷了。

4、知识阶层

无论是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还是高中、高等教育入学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社会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数量绝对值、占比已经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政策(就业、生育、文化等等)如何应对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高知群体无论从知识面,还是认知、能力,都很难去统一步调。面对思想独立、自由的群体,大概也只能通过类似企业文化的机制去约束、激励。如此,才能保证“和谐”、“可持续”。如此,也就只能加大语文、思政等课程的比重了,而这种比重除去课时上的,还将体现在中高考的分数上。

不得不感叹,在二选一的两难选择上,无论集体,还是个人,代价都是巨大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早规划,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