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双十一期间,各大云计算厂商也开始了例行的促销,不同往年的是,今年,作为云计算消费者,能真切体会到“竞争”带来的实惠。其背后,是一轮新的大模型加持的“百云大战”……

 

上周日(11月12日),阿里云崩了的消息上了热搜,包括依赖于阿里云的淘宝、天猫、咸鱼、钉钉等,及众多第三方App都连带崩了。记不清这是阿里云第几次崩了,也尚且不去评论是什么造成了阿里云的又一次崩溃,仅从其崩溃的次数、影响面便可以窥见云计算的复杂性。

然而,讽刺的是,另一边,不到一年时间,代表着“高科技”的大语言模型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根据《新京报》10月12日报道,国内大模型总数已达到238个[1]。相比之下,国内的云计算(公有云)厂商,耳熟能详的依然只有那几家。似乎,大模型要比云计算“门槛”更低,至少,在企业家眼里,大模型更“性感”、更有想象空间。

也是,在云计算领域,近几年不少企业都选择了“下云”,通过自建机房、数据中心,取代传统的云计算,以求“降本增效”。由此可见,云计算的门槛、壁垒并不算太高,并不具备足够的不可替代性。而对于大模型,却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参与的,其背后的数据、硬件、人才成本摆在面前,不可逾越。根据数据,光是训练成本,大模型训练一次就需要花费200-1200万美元[2],这不是一个中小企业能够承担的。

因此,下场大模型研发,参与“百模大战”,就是一个“诱人”且“明智”的选择了,毕竟,就像初期的“百团大战”,谁能知道自己不会成为最后的胜者呢?

但,众多大模型玩家却也忽略了一点,基础、生态的重要性,它甚至决定了大模型的生死。

什么是基础?数据、服务器、人才、技术储备。

什么是生态?产品、客户、用户、供应链。

对于缺乏基础、生态的大模型新入场玩家,想要完善基础、搭建生态,其难度甚至不亚于大模型本身。

以云计算为例,基础除了硬件(服务器、CPU、GPU、内存、SSD等)、机房、带宽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多年的运营经验和技术积累,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沟通、反馈机制等。而生态方面,多年的运营之下,产品已经完善,客户也有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也就可以更关注产品本身,包括产品之间的闭环、用户体验、性能、成本的提升等,而这些在云计算发展到后期,才是决定云计算厂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以上种种,新入场的云计算厂商如何逆袭?答案恐怕只有“弯道超车”。

大模型领域同样如此。数据、算力、算法构成基础,但有了基础远远不够。大模型如何落地?产品是什么?用户是谁?客户又是谁?如何获取用户、客户?……这些都是问题。大模型本身,只是一张入场券,还远远谈不上竞争,更谈不上“生态”。

这也是为何相对更看好BAT等传统互联网厂商(及其投资公司)在AGI、通用大模型领域的表现的原因——只要其决策者认知在线,不“坐吃山空”。

实际上,至少在现在看来,百度、阿里便具备了极佳的先发优势:既有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又有云计算的完整生态支持。而从微软的路线来看,通过AI(大模型)反向“带货”云计算,事实已经证明其可行性,也更容易形成完整的生态。至少,单纯的云计算,并没有太大的想象力,而有了AI加持,方可赋能千行百业。

最后,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

在建立网站之前,只能依赖于新浪博客、QQ空间、公众号、知乎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想要知识付费、AI辅助写作等功能,依赖于各平台的支持。而一个完整的CMS(内容管理系统)应用,却包含诸多的功能,包括文章、评论、分类、标签、用户、统计等等,在实现这些基础功能之前,想要增加知识付费、AI辅助写作、知识库等功能,可谓是天方夜谭。而一旦完成了产品基础形态的研发,再去进行扩展,却是手到擒来、自然而然的事情。此时,再去参与竞争,也许就可以形成“降维打击”了……

这,就是基础、生态的魔力。

 

资料

  1.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97029179129613.html
  2. https://www.sohu.com/a/640487908_13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