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一件小事让自己“耿耿于怀”:在运河边闲逛时,儿子看上棉花糖,一问价钱,“高达”20-25元一串——对于成本不到几毛钱的东西,可谓是几十倍的暴利。然而,让自己“不爽”的点根本不是昂贵的价格,而是背后折射出的人性……

一、“生意头脑”

或许有人天生便具有“生意头脑”,除去此次的棉花糖,其他包括:去年初的口罩,今年过年期间的鞭炮、烟花(仙女棒、摔炮等),每年节假日期间的鲜花(玫瑰、康乃馨等)、贺卡,以及司空见惯的旅游景区的矿泉水、快餐、玩具、纪念品,和医院等附近的水果等等。甚至还有特殊背景下的食用盐、蒜、姜、板蓝根等日常消费品。

诸如此类“生意”,除去通常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时间因素刺激外,最常见的另一诱因便是事件导致,譬如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年前倡导的“本地过年”。

但细想之下,与其说是“生意”,或许称之为“投机”更为合适,其背后的出发点源于对金钱、物质的追求,至于回头客、“商品”质量、道德等等问题全都抛之脑后,更遑论某些“商品”的“非法经营”嫌疑。相比于正经的“生意”,这才是不少人争先恐后的动机所在。

小区楼下的水果店、小超市已被“微商”、社区团购等搅和得生不如死,矛盾常有耳闻。再想想去年疫情初始所鼓励的“地摊经济”,简直就像一道“免死金牌”,使其更有恃无恐,更堂而皇之。良好的出发点,待到执行层面,往往一地鸡毛,这背后的“投机”本性一览无余。

二、“来都来了……”

这是不是很常见,也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以此次“棉花糖”事件,最终也是被这一句“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等所“屈服”——“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嘛!

但,没想到的是,作为理性消费的绝对拥趸,这事竟然赤裸裸地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见其普遍性和杀伤力。犹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潜入所有人的思想中,影响着所有人的潜意识。

这种言行背后,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其非理性——“沉没成本”:即将做出的决定,理应不受已经发生的事情、成本、损失所影响。但如上文所说,即便意识到了这种“非理性”,又有几人能切实执行呢?何况,绝大多数人甚至对此毫无感知。

类似的现象也常在投资中见到,之所以不舍得“割肉”,是因为已经发生的“损失”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一旦“割肉”,除了“浮亏”变“实亏”,还“证明”了这笔交易的失败(心理上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更“放弃”了未来翻盘的可能。因此,无论如何,是要等到未来某一天的转折的到来。

这背后又涉及到对“时间成本”的理解和领悟了。类似这种无形而又免费的事物,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廉价的、可以任意挥霍的。丝毫没有感觉到它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也无法理解最大的成本往往正是“免费”的时间。因此,被套便可以无限期地容忍。

 

扯远了,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如何面对并解决?

小孩的需求自然不好直接拒绝,但因此而消费此类昂贵的非必需品也是万不可行的,一个对策是认识到背后的“沉没成本”,并由父母二人共同转移小孩的注意力。更好的治本之道还在于在平常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理性意识。至于其他场合的情形,譬如出游、出差等,还得平衡方便省事和金钱成本之间孰轻孰重,大多数情况下,倾向于有备无患,提前在行李中备齐,并做好攻略。届时真有突发情况,再去当“韭菜”也不至于百般纠结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