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缘起前不久的一则广告营销:“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颇有“感触”,于是转发到了朋友圈。结果立刻引来两条“辟谣”评论,颇感意外。转发的本意只是简单觉得和前不久京东的营销文案相似,进行一番“调侃”而已。殊不知,自己也正在陷入某种漩涡之中……更没有想到,这会是一场“谣言”和“反谣言”之争。而且其反应之快,始料未及。让自己隐隐感觉某种力量的强大,以致影响到了日常的思维、思想,麻痹了个人的主见。

先说说“谣言”,自己始终是不相信“谣言”的。很简单的逻辑,涉及的基金公司达到16家,若是“谣言”,惹火上身的后果不言而喻。其次,从营销效果的涉及面和反馈来看,断不是段子所能企及的。再者,两者的强相关,看不出恶意中伤。诚然,这或许是马后炮,但至少,当时的直觉便告诉自己,这必然是一个“陷阱”。

紧接着,阿里出面“辟谣”,再次引发舆论。铺天盖地的转发、评论,甚至超过原始文案。

接着,次日早晨的地铁报纸头条追踪了事件始末,进行了“澄清”,指出在前一晚,阿里进行了“道歉”……

果然,一以贯之的尿性。一如稍早之前的支付宝校园日记事件的道歉“错了就是错了”。果然,营销、公关还得看阿里、学阿里。一如鸡汤老手马老板,黑的说成白的,虚的说成实的,反的说成正的。

由此事件,让自己想起马老板的另一句名言“聪明人离开了阿里,剩下的成了富翁”。倒并不是自诩“聪明人”,而是结合前后,让自己感慨如今的世界和现实,太多的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往往跟着他人、媒体的判断,人云亦云。大概,这就是马老板眼中所谓的“聪明人”吧。

不去论证“聪明人”和“富翁”之间的因果联系,单就聪明人本身,谈谈三观。

或许,这大概是从封建、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通病,甘心做“奴仆”,不想也不敢反抗,安安份份过好每一天,过好自己。“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是此类人的真实写照。

有时,经常会被反问,“懂那么多干嘛?”明着只是苦笑“多一种可能”,对方却并不知道,这种积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在于它所带来的价值几何,而是能够让自己活得明明白白。在于能在他人陈述时,一语道破天机。在于出门在外,识别坑蒙拐骗。在于拥抱自然时,不至于一脸茫然、懵懂无知。……这种洒脱、超然,不是“富翁”所能理解的。这种价值观,更不是可以简单用物质衡量的。

对于控制者、管理者,需要的只是踏实干活的“劳力”。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另一则故事,关于富士康的招工。所谓的“聪明人”直接在筛选过程中就被排除在外。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诈骗电话,明明幼稚到极点、众所周知的伎俩,却始终有人上当。为什么?顶层设计者所要求的稳定才是第一要务,他们不需要“创新者”、“决策者”,而只是“执行者”。而这,也就与“聪明”无关了。

至于“富翁”,只不过机会、运气之下的附属品而已。——关于此,不妨看看《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

 

后记

事实上,如在那条朋友圈的后续提到,所谓的道歉,似乎也并不经得起推敲:再独立的两个实体,难道这种影响力、这种体量的公司的营销不用经过同一个母公司(蚂蚁金服)的批示吗?如果公司制度允许,或许直接暴露了某种问题。或者,压根就是某种套路:先造势、引流,再辟谣,再引发一波舆论;最后不忘道歉,“态度诚恳”,以博取同情和理解。真正一石二鸟。

(注:以上内容纯属个人YY,如有不适,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