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群”,或者说“圈子”,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性格、三观、阅历、行业等自然而然形成的。这里的“自然而然”便意味着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是一种潜意识的选择。

但,这种“抱团”的特点也必然决定了圈子的局限性。想要打破藩篱,从而拓宽、提升自己,只能保持清醒的意识,去接触更广的圈外群体。而这种“接触”便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个人的衡量标准。其背后呈现出某种矛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换言之,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更好的环境,选择比自己(想要提升的方面)更优秀的人交往。但,若所有人都这么想、这么做,必然没人愿意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流、交往,也就无法实现“人往高处走”,而只能唱独角戏。到最后,必然只能依靠自己去拓宽、去提升;或者寄希望于部分人“胸怀宽广”,不计得失(无论时间、精力、知识、金钱等)。

因此,只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

其一,类似学校教育(包括社会化教育)的方式,通过财政拨款或个人交费的方式给老师发放工资、奖金,外加晋升、社会认可等精神激励,平衡老师的付出。实际上,这里的“老师”已成为一种职业,即赖以获取报酬而生存的渠道。至于实现个人价值,或者为国、为社会做贡献,那都是在此之上的附属品。

其二,以“交易”的形式达成某种互换,彼此各取所需。实际上,前一点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交换。不过,这里单列出来是指更广意义层面的交换,它可以是两两之间的不成文的合约,公司之间的商业合同,或者你来我往之间的“人情”。否则一方只出不进,那是做慈善。对于个人,想要学东西,或者交学费,或者教对方东西等作为交换——总之,这是需要成本的行为。

换位思考,对于陌生人的请求,或者某位熟人一味只想从你身上获取什么,无论信息、知识、技能,还是关系,甚至“后门”,你会作何感想?实际上,这是前些年自己所切实经历的。作为底层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阶层,想要找人帮忙,对方凭啥帮你?能加你好友、接你电话,回答一两问题已当是“感恩戴德”。当时颇有一种“世态炎凉”之感,但也从此暗下决心要摆脱这种局面。

只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自私、趋利的。但当时被寻求帮忙的人,他们忘了,在某个时候他们也将处于这种角色和地位。

另一方面,人生苦短,既然如此,何必花时间去维系无关痛痒的所谓的关系。这一生,有三五知己足矣,不必将自己的价值、前途、幸福建立在他人之上。

因此,其三,更可靠的方式便是“求人不如求己”。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自身的能力。通过时间、精力的付出,自我学习、成长。而这种收获是终生的,是本质的。它是一种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而不只是知识、技能的提升。

国内教育普遍缺乏“独立”教育,包括独立行为、独立意识、独立精神。缺少了他人的引导、帮助,便如无头苍蝇,茫然不知所措。在家有父母,学校有老师,工作有领导、导师,似乎一切都有“贵人”相助。却不知“贵人”总有消失的时候,自己总有独自面对的时候。表面上,他们成长很快,却不知内里却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不可否认,好的“老师”可以更高效地学习,但方法毕竟是传授的,是外来的,在某些情况下,是难以内化、吸收的,或者是难以举一反三的。

前些年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很是羡慕后来者,除去资料、书籍的泛滥,还有安排专人指导;另一方面,又很惊讶于主动性的缺乏,一旦没有给出方向、路线,那种慌乱、无助,又让人感觉有些许同情。

这实际上是这个社会急功近利的锅,整体都缺乏沉稳、脚踏实地的精神。想想那一拨又一拨的人都往钱多的方向挤,那种盛况,恐怕只有非洲角马迁徙可以比拟了。

回到问题,基于以上,且受现实所迫,现在已放弃从环境学习的期望了(然而,并没有放弃行为),转而自己掏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世界各地的优秀人士为伍。感谢他们的慷慨写作,感谢他们的研究和付出,如此,才有我等的机会——这种机会不依赖于任何现实中的个体,不会欠下巨额的“人情债”